少就是多

            在投資領域最不欠缺的就是大量資訊,新聞媒體總是可以為了股市的上漲下跌或盤整找到任何原因,事實上若我們過度關注這些短期訊號(我稱為雜訊),可能導致投資者得到更為不利的結果。
Christopher Chabris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天下文化出版)一書中,有個研究相當有趣,該案例是由去年的諾貝爾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做的一個模擬實驗,讓受測者假設要管理投資基金長達25年,而基金的種類只有兩種,但受測者事先不知道是哪兩種 (兩個基金真實身分分別是股票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所以受試者最初常見的選擇是分別投資各半(50/50);這個實驗對受測者的差別在於,分別給不同受測者不一樣的資訊頻率,分別是五年、一年及每個月提供一次報酬率資料,讓投資人可以選擇是否更動投資組合;最終結果發現,每五年提供一次資料的受測者,報酬率超過每個月收到資料的受測者的兩倍! 愈常收到資料的受測者(資訊量多了60!),因為發現一檔基金報酬率波動很大(也就是股票型基金),所以可能因為短期見到虧損了,就砍倉去買另一檔基金(債券型基金),但由於股票型基金的特性在於,雖然短期波動相當大,但只要能夠忍受短期波動,通常都能換來長期較好的報酬率(請見過去我們所寫的文章:股票比債券危險?以S&P 500與美國公債為例),所以那些五年見到一次報酬率的投資人,反而不會隨意更動投資組合。

上述的例子是否很熟悉呢? 報章媒體、金融專家常建議大眾投資的方向,但聽從那些建議是否真的有用嗎? 還是那些建議反而是有害的? 其實,看過去國內外投信長期績效,應該就可以略知一二了(請見我們的過往文章:擊敗大盤?很難!)。今年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中(見此),揭露了巴菲特和Protégé Partners的賭注最終結果(請見12),這個賭注是巴菲特和專門挑選避險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Protégé Partners在十年前所下注的,由巴菲特挑選低成本複製S&P 500 ETF,採用的是買進持有策略,也就是買進後就不更動了,而Protégé Partners就挑選他們所看好的五檔funds-of-funds,其中每一檔funds-of-funds裡頭又挑選了許多的避險基金,所以才稱為funds-of-funds。結果由精明的資產管理公司挑選了許多的避險基金,再加上這些避險基金本身在十年中又做了無數的投資決策,但最終整體結果慘不忍睹,S&P 500 ETF完勝每一檔funds-of-funds,所以巴菲特最後說: Performance comes, performance goes. Fees never falter(績效來,績效去,永遠不變的是管理手續費)

另外有一篇文獻剛好也體現上述的例子,Nicholas AndersonThe Performance of Relative-Value Equity Strategies(論文下載請,大綱摘要請見Alpha Architect網站),該論文主要採用幾個相對價值的本益比策略來建構投資組合,所謂相對價值的簡單概念指的是,假設A公司本益比20倍,而B公司本益比10倍,但A公司歷史的本益比是40倍,B公司的歷史本益比只有7倍,那投資組合應該納入A公司而非B公司。該篇論文使用了三種較為複雜的相對價值評價方法,最後將這幾個相對價值本益比策略與最單純的本益比策略做比較(所謂的最單純本益比策略指的是,僅僅選出市場上本益比最低的一組股票來建構投資組合),結果發現最單純的本益比策略全數勝出三種複雜的相對價值本益比法則再次說明了,少就是多的道理。

雖然據稱愛因斯坦曾說: 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 simpler(凡事應該力求簡單,但不是太過簡單),但我們在投資領域的觀察,投資大眾有過度複雜化及過度重視短期雜訊的傾向,而這樣的行為常導致結果適得其反,不僅耗費投資人大量的心力,也讓投資人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報酬;科技的發達,使得大量資訊充斥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去忽視雜訊,而關注真正的重要訊號,不僅投資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太注意生活中枝微末節的小事,反而讓我們容易忽略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最後! 希望你有看到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