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專有名詞 (三) :現金股利、股票股利

【現金股利】
指公司將一部分盈餘或公積,拿現金出來發放回饋股東。

有人偏好發放現金股利的股票,有人則否,這沒有標準答案,而是跟你個人的稅賦考量或現金需求比較有關係,下文中會進一步解釋。

以台積電(2330)為例,台積電2016年度的淨利334,247,180,167元,公司決議發放現金股利181,512,663,206元。我們知道台積電的在外流通股數是25,930,380,458股,所以代表「每股」現金股利為7元。



另外,有個名詞叫做「現金股利發放率」,是指現金股利除以稅後淨利,因此台積電的現金股利發放率是54.30 %



當然你也可以將分子分母都除以在外流通股數,變成每股現金股利除以每股盈餘(EPS),也會得到一樣數字,例如台積電的每股現金股利7元,除以每股盈餘(EPS)12.89元,計算出現金股利發放率依然是54.30 %


那為何說現金股利未必好呢?原因有二:

第一,當公司處於快速成長階段時,應該將獲得的利潤再加以投資,畢竟發放出去給股東,股東未必可以像公司那樣有高報酬率,所以倒不如將資金留在公司內部。反之,有些公司成長緩慢,無法有效提升獲利的情況下,應該將資金返還給股東,讓股東自行運用該筆資金。

但現實中,我們常看到快速成長的公司迫於壓力而發放現金股利;而成長緩慢甚至衰退的公司死守現金,管理層佔地為王,不將資金返還給股東,所以明智的投資人對於這樣的公司應好好的判斷。

這邊插入一個題外話,為何有些公司硬要發放現金股利呢?有時候是為了因應法人的需求,我們知道許多共同基金主打「高股息」,也就是專投資高股息的個股,沒有配發現金股利的股票是不能投資的,因此管理層某種程度上也是應這群法人的需求而配發現金股利。

現金股利未必好的第二個原因是稅負考量,一般發放現金股利,公司的股價會下降,原因是公司將一部分資金轉還給股東,公司的價值自然就同等的降低,你也可以自行計算除息調整價,看價值下降了多少。以剛剛台積電的例子,在除息日時,公司理論股價應該是前一日收盤價再減7元。

但問題是,每個股東實實在在拿到每股7元嗎?事實上並不是,尤其是高所得稅率的投資人,拿到的會遠少於每股7元,因此還不如公司將錢放到帳上,他自行賣出持股會更為划算,因為台灣沒有股票資本利得稅。

台灣許多大股東的作法是成立投資公司,如此一來股利課稅才不會像綜合所得稅的稅率這麼高。

當然,股息發放也有好處,對於喜歡操作微型股票的人來說,尤其是美國OTC粉紅單的股票(Pink Sheet),過去有數起詐欺案,這些公司的帳上有大量現金,而且股票估值嚴重低於其他股票,例如本益比只有1倍左右,當投資人要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時,這些公司卻發不出任何現金,這才發現公司的財務報表虛假不實。

所以對於此特例情形,或許有發放現金股利是較好的,某種程度上可防止公司財報造假;當然,也不是有發放現金股利就代表財報完全真實,但至少多一層保障。


【股票股利】
指公司將盈餘或公積轉撥股本

常聽到某間公司今年配股多少錢,這是什麼意思呢這邊我們以上銀(2049)為例,上銀2017年股東常會決議發放股票股利總額54,932,810元,所以股票股利配股0.2

這個0.2元指的是,股票股利總額54,932,810除以當時在外流通股數2,746,640,000股,計算出每股配發0.2


讀者可以查閱上銀2017 Q3季報中的股東權益變動表,會發現發放股票股利其實就是將此金額轉撥普通股股本,公司整體淨值是絲毫不影響的。

對投資人的影響就在於,如果擁有1張上銀,也就是1000股,除息日後變成1020股,等於發給你20股。

20股又是怎麼算呢?我們知道公司發放股票股利是由盈餘或公積轉撥普通股股本,所以相當於股本膨脹,由於台灣股票面額一般一股10元,因此上銀帳上的普通股股本27,466,400,000 (也就是普通股發行股數乘以面額10),而發放的股票股利54,932,810元等於占了普通股股本27,466,400,000元的2%

2%代表股數增加的比率,一張股票1000股,每一張股票增加2%,就是增加20股了。


那股票股利對投資人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嗎說真的,沒有


不論是從會計帳上我們看到對淨值增減絲毫不影響外,配股後的股價也會因除權價格調整而下降,所以對於投資人來說,心理面的因素遠大於實質面(抱怨一下,配發的零股還比較難像整張的股票那樣好成交),所以和現金股利的意義大不相同